• 学院信息
    • 学院概况
    • 领导团队
    • 机构设置
    • 共建机构
  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党建工作
  • 本科生教育
    • 专业设置
    • 培养方案
    • 教学实践
    • 教学教研
  • 研究生教育
    • 导师信息
    • 专业介绍—学术型研究生
    • 专业介绍—专业型研究生
    • 招生与就业
    • 培养与管理
  • 师资队伍
    • 师资概况
    • 外聘专家
    • 教师介绍
  • 学团工作
    • 党建工作
    • 学团活动
  • 学术科研
    • 科研成果
    • 科研项目
    • 学术交流
  • 社会服务
    • 实践调研
    • 政策建议
    • 校友之家
  • 国际交流
    • 互访留学
    • 合作研究
  • 招生就业
    • 学院介绍
    • 本科培养方案
    • 本科专业介绍
    • 国际硕士培训项目
  • 意见建议
  • 主题学习教育
  • 就业招聘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通知公告
  • 教学科研
首页 >导航栏目 > 新闻动态

青春视角下的乡村振兴实践路(一)实践团队赴平邑县,共谋乡村产业振兴之策

    2025-07-31 17:49:47           浏览数:0

 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推动高校资源与地方产业深度对接,进一步深化“经合力量”党建品牌建设,7月22日,经济管理学院(合作社学院)立足农业资源禀赋,铺就红色“共富”新路——赴临沂市平邑县实践服务团走进临沂市平邑县,循着历史文脉、产业发展足迹与红色记忆,探寻山水之间的振兴密码,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文化传承、产业发展与精神传承的深层融合。学院党委副书记、副院长孙昭锋,指导老师田相辉、孙芮乔和11名实践队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。

  一、校地携手,共话金银花产业发展

  实践团在临沂市科技信息学校参加金银花产业调研社会实践座谈会。平邑县政协副主席高庆,临沂市科技信息学校校长杨国栋、副校长桂震,平邑县金银花专班全体成员,省派“第一书记”封伟,学院党委副书记、副院长孙昭锋及实践团13名师生参加。

  座谈会上,高庆副主席详细介绍了平邑金银花产业现状,期望经管学院师生深挖特色亮点,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。桂震副校长介绍了金银花产业发展历史、全链提升、标准体系及品牌建设情况。孙昭锋表示,将充分发挥高校优势,深化校地合作,为推动金银花产业发展、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此次座谈会为实践团队后续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未来几天,实践团队将在“经合力量”党建品牌的引领下,通过实地调研、企业参观等形式,深入基层、深入群众,以专业所学服务地方产业发展。实践团队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将党建与实践紧密结合,为平邑金银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,以实际行动彰显“经合力量”党建品牌的凝聚力和战斗力。

 

  二、深入产业展厅 追溯“金银花变致富花”逆袭历程

  7月22日上午,实践团前往平邑县中平药业金银花博物馆,金银花专业合作社联合社,学习调研金银花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、全产业链建设、标准化体系构建、品牌宣传等平邑县金银花产业发展情况,了解当地特色产业联农带农发展历程与困境所在。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来自于“中国金银花之乡”的能吃苦,肯奋斗,敢创新的企业核心精神,也领悟到平邑县通过“一山一水一圣人”的独特优势,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实现共富发展的艰辛历程。

  随后,实践团在当地合作社的支持下开展了助农直播带货活动,利用“互联网+农产品+合作社”模式,既为金银花产品做出宣传,也为当地农户开拓了部分市场,展开了数字赋能、青春助农的共富新路径。

 

         三、探访“葡萄、黄桃大观园” 调研生态农业实践成果

  下午,实践团奔赴平邑县武台镇南武沟村的葡萄产业园。这里,作为平邑县葡萄的重要产区,“葡萄沟”散发着迷人的魅力。队员们深入葡萄大棚,田间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,他们亲眼目睹农户种植葡萄的艰辛,也被当地品质优、数量多的葡萄所吸引。在与种植大户赵治肖交流中,队员们了解到致富背后的挑战:葡萄价格下跌、优质果数量减少、销售渠道缺失等问题。面对这些难题,实践团利用专业知识,加强与产业园的联动合作,为当地葡萄进行品牌建设,开展电商技术赋能。在南武沟村直播基地,实践团成员在直播间里绘声绘色地宣传贵妃玫瑰葡萄,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,拓宽了销售渠道。

  紧接着,实践团来到武台镇卧龙村黄桃种植基地。队员们穿梭在黄桃林中,仔细观察黄桃的长势与品质,与农户亲切交谈,收集了产量、收入、销售渠道以及农业金融保险覆盖情况等关键数据。队员们通过深入调研,真切感受到产业发展与农户现状,立志发挥智慧,为当地农业发展制定全面的青春方案。

 

        四、专访“第一书记”,探寻精准致富路

  实践团对省派青岛农业大学驻平邑县武台镇“第一书记”封伟进行了专访。自驻村以来,他首先对武台镇进行了全面的基本信息摸排,发现当地拥有丰富的黄桃和葡萄等特色水果资源。带着“产业振兴带动共同富裕”的使命,封伟书记巧妙地选择了一个“小切口”来切入——通过建设果酒厂和果汁厂,延伸当地水果产业链,提升产品附加值。这一举措不仅完善了当地水果产业的上下游环节,还为各村带来了稳定的收益,实现了发展成果共享,助力各村共同富裕。封伟深知,产业振兴需要可持续的人才支撑。为此,他积极发掘和培养当地优秀的年轻农户,将他们作为乡村发展的后备力量来重点培养,这种“造血式”的人才帮扶,延长了共同富裕道路的续航力。“老百姓看重实际效果。”封伟书记始终牢记这一点。在封伟书记的带领和高校的智力支持下,武台镇正沿着产业兴、百姓富的康庄大道稳步前行,一幅乡村共同富裕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
  实践团成员在专访封伟书记后深受启发。大家纷纷表示,这次访谈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的重要性,也体会到基层干部扎根一线、服务群众的责任与担当。封伟书记的先进事迹和宝贵经验,为实践团成员上了一堂生动的乡村振兴实践课,更加坚定了他们服务乡村、建设家乡的决心和信心。

         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中,乡村振兴实践团通过实地观察、细节调研和深度记录,全面梳理了平邑县武台镇以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,为青年参与产业振兴、助力乡村发展积累了第一手实践素材。作为经管学子,我们要把在这片土地上收获的产业发展理念与实践智慧,转化为守护生态环境、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,让青春的脚步踏遍更多绿水青山,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中贡献力量。

 

  • 上一篇: 青春视角下的乡村振兴实践路(二)实践团队赴平邑县、寿光、莱阳,共谋乡村产业振兴之策
  • 下一篇: 经合力量在行动——经济管理学院(合作社学院)研究生赴山东省沂水县开展暑期实践调研